保卫处
 首页 | 机构设置 | 户籍管理 | 政策法规 | 安全常识 | 文档下载 | 护校队 
 
报 警 电 话
 
   

院保卫处:86155110

门卫:84081291

盗警电话:110

火警电话:119

急救电话:120

 

 

当前位置: 首页>>安全常识>>正文
 
 
大学生安全教育常识八大条
2018年10月31日   保卫处 审核人:   (点击: )
[字号: ]

大学生安全教育常识八大条

一、消防安全

⒈做到“十戒”  

一戒私自乱拉电线,避免电线穿行于可燃物中间;

二戒使用大功率电器;

三戒使用电热器具;  

四戒使用电器无人看管,必须人走断电;

五戒明火照明,电器照明戒用可燃物作灯罩;

六戒床上吸烟、室内乱扔烟头、乱丢火种;

七戒室内燃烧杂物、燃放烟花爆竹;

八戒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;

九戒室内做饭;  

十戒使用假冒伪劣不合格电器。

二、治安安全

⒈冷静克制,切莫莽撞。无论矛盾产生是哪一方面引起,都要保持冷静,决不可激动意气用事。  

⒉避免过激的言语和行为。矛盾纠纷大多是由口角引起,俗话说“祸从口出”,因此在产生矛盾后应把握言语的分寸,说话平心静气,不可恶语伤人,更不可拳脚相加。  

⒊依靠组织解决问题。遇到矛盾冲突无法化解时,应向组织和辅导员汇报,并积极配合做好工作。  

⒋千万切记不可义气感情用事,以免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
三、财产安全

(一)防盗

⒈外出或休息时要关好门窗,门窗损坏要及时报修;

⒉不私自留宿,贵重物品应加锁存放;  

⒊对陌生人提高警惕,遇到疑人疑事应主动询问并及时报告;

⒋保管好宿舍钥匙;  

⒌不要用书包等在食堂、教室、图书馆占座;  

⒍离开自习室等公共场所时,一定要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。

安全提示:

不要轻信任何购物网站,即使在口碑较好的购物网(比如淘宝)进行交易也要慎重,最好进行必要的核实,同时要亲自输入网站域名,千万不要贪图便利使用一些快捷方式或链接进行登陆,因为由此登陆的极可能为假冒网站。当前诈骗分子最主要的诈骗手段是消费类诈骗,如果接到消费类诈骗信息,不要轻易相信,也不要直接按短信提供的电话去回复电话,如果真的对自已的消费账户有疑问,要亲自到银行查询,以免上当受骗。不贪“小便宜”,不信“天上会掉馅饼”;相信“眼见为真”,不要相信所谓“公安机关”、“亲朋好友”,要保护好密码等个人资料,特别是不要轻易把钱汇入没经过核实的账户。  对其它诈骗短信,自已一时没办法核实的,可以“不予理睬”,并积极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及时与家长沟通,并把学院或辅导员联系电话提供给家长,提醒家长收到此类短信要立即与学院、辅导员联系,防止上当受骗

(二)防抢

⒈如何避免遭遇抢劫、抢夺。

⑴不外露或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,单独外出不宜带过多的现金;  ⑵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;

⑶避免在荒僻、阴暗处行走;

⑷早出早归。  

⒉遭遇抢劫、抢夺怎么办?

⑴尽力与之周旋,伺机脱身;  

⑵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,伺机大声呼救吸引他人注意;

⑶避免与持有凶器或结伙的不法分子硬拼;

⑷记住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,及时报警。

四、野外安全

⒈防蛇  蛇是变温动物,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。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。雨前、雨后、洪水过后也要特别注意防蛇。

⒉蜂螫伤应对方法  一般只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,数小时后即自行消退。若被蜂群螫伤,会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严重时会导致休克、昏迷或死亡。  可用弱碱性溶液(如3%氨水、肥皂水等)外敷,以中和酸性中毒,也可用红花油、风油精、花露水等外搽局部。然后用小针挑拔或纱布擦拭,取出蜂刺。症状较重者应速到医院诊疗。

⒊狗咬伤应对方法  狂犬咬伤以68月份多见。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,先用20%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伤口,也可用醋冲洗,并进行必要的清创。再用浓硝酸或浓的碳酸、碘酒烧灼伤口。简单处理伤口后应尽早到医院就医。  

⒋毒虫咬伤应对方法  

毒虫咬伤主要包括:蜈蚣咬伤、蝎子蜇伤、蚂蟥叮伤、毛虫蜇伤等。

五、食品安全

做到“六要”和“六不要”

“六要”是:饭前便后要洗手,公用餐具要消毒,自己的食品要看好,购买食品要查证,生吃水果要削皮,食物要尽量煮熟煮透;

“六不要”是:不要吃霉变食品,不要吃太多的腌制食品,不要吃大海鱼内脏,不要吃不认识的食品,不要吃来路不明的食品,不要吃不卫生饭店或摊点的食品。

六、心理健康

大学生应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 

⒈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。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,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,扬长避短,不断完善自己。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。

⒉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。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、劳逸结合、科学用脑、坚持体育锻炼、少饮酒、不吸烟、讲究卫生等。  

⒊加强自我心理调节。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;⑵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;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,乐于交往;⑷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。  

⒋积极参加业余活动,发展社会交往。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,发展业余爱好,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,发挥潜能,振奋精神,缓解紧张,维护身心健康。  

⒌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,获得心理咨询知识。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,通过心理咨询,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,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,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。

七、远离传销

安全提示:

⒈警惕传销组织打着“招工”、“招聘”、“介绍工作”等名义,诱骗学生、农民、下岗职工等广大人民群众从事传销活动。  

⒉警惕传销组织谎称“国家搞试点”、“西部大开发”、“国家、地方政府暗地里支持”的骗局,以所谓“资本运作”、“特许经营”、“加盟连锁”、“连锁销售”等形式,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诱骗群众到西部地区从事传销活动。  

⒊警惕传销组织披着合法公司、企业的外衣,以销售商品为掩护,以高额返利、高额回报为诱饵,通过发展加盟商、业务员等形式从事传销活动。  

⒋警惕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。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,一些传销组织打着“电子商务”、“网络直销”、“网络营销”、“网络代理”、“网上学习培训”等名义,以快速发财致富为诱饵,诱骗不明真相群众通过银行汇款缴纳入门费,在网上注册为所谓会员或代理商,发展下线,从事传销活动。  

⒌如果发现传销活动,请及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、公安机关举报。举报电话: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315,公安机关110

八、远离校园贷

近年来,校园贷成为轰动校园及社会舆论的话题之一。通过新闻报道、网络传播等途径,我们了解到许多校园贷的真实案例,校园贷不仅影响学生本人的人生,更让家庭深受其害。以下是一些校园贷的形式及其危害。

(一)校园贷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五类:

1.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 —— 淘宝、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,如蚂蚁花呗借呗、京东校园白条等;

2.消费金融公司 —— 如趣分期、任分期等,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;

3.P2P贷款平台(网贷平台),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,如名校贷等。因国家监管要求,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;

4.线下私贷 ——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,俗称高利贷。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、线下签约、做非法中介、收取超高费率,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,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;

5.银行机构——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,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、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、青岛银行的e等。

(二)校园贷的危害

1.校园贷款具有高利贷性质

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,利用高校学生防范心理弱的劣势,进行小额的贷款活动,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,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-30倍,肆意赚取学生的钱。

2.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

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,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,且平时就有恶习,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。因此,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,并引发赌博、酗酒等不良恶习,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、辍学。

3.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,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

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,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、身份证复印件,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,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,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、殴打、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,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。

4.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

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、保证金,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、骗领信用卡等。

希望同学们可以擦亮眼睛,不要轻信任何形式的校园贷款,强化自我保护意识,同时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从根源上杜绝校园贷。

关闭窗口

 

 版权所有: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 网站备案:湘ICP备05008287号  湘教QS3-200505-000119
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远大二路泉塘  邮编:410131  电话:0731-84073065  传真:0731-84073059